返回熊虎草莽卷_北宋—王小波、李顺传(十四)(1 / 2)败寇列传首页

在走之前,宋太宗还是和送赵昌言一样,秘密把他俩叫来,意味深长地嘱咐他们俩,告诉他们俩讨贼的方略。

张鉴觉得,要是把分割军队权力这种目的表露的太过于明显,可能会引起士兵们的怀疑和警觉,倒不如告诉他们这次出征的目的是为了安抚士卒,这样既不会引起他们的怀疑,也能够做到万无一失。

宋太宗听从了张鉴的建议,便答应他和冯守规以安抚的名义进入蜀中,然后见机行事。

蜀中的情况虽然进入收尾阶段,但是依旧不容客观,李顺麾下的杨琼开始骚扰邛州,甚至于就连眉州这段时间也还是被起义军骚扰的不能够正常生活。

身为崇义使的宿翰随后便再度组织兵力,继续着剿匪的工作。

宿翰的办事效率还是挺高的,不仅在眉州重创了起义军残余势力,而且还顺势带着人马前来增援嘉州城。

张余的残部眼看大势已经不可逆转,只好做了一个不得已的决定。

杀掉张余,拿着他的人头去邀功。

这个套路已经是不稀罕了,历朝历代的起义军在最终走投无路的时候,士兵们大都会选择这个办法来保全自己的性命,好点的,还有可能混到点功名。

王继恩眼见张余的人头被送来,心中当然十分高兴,但同时也有点忧虑。

他高兴的是,这个功劳最终还是让自己拿到手了,忧虑的则是反贼已经被平定,接下来就不能再继续在蜀地逍遥过日子了。

王继恩的直觉还是很准的,没过了多久,朝廷就下令让他回朝复命,至于西川的招抚工作,朝廷则交代给了已经升任峰州团练使的上官正和右谏议大夫雷有终来担任,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王继恩的大权。

他算是看出来了,朝廷原来早就想这么安排了,只是顾及自己的面子,所以才在这个时候对自己下手,想来也正是有点愧对朝廷。

既然不能继续逍遥了,那就尽早抽身收手吧。

就这样,王继恩带着遗憾,带着不甘,离开了成都,离开了蜀地。

有人走,肯定就有人来,随后,朝廷又给蜀地派了一个人来负责招抚工作。

这个人名叫石普,时任西京作坊使和钦州刺史。

石普原先是王继恩麾下的西川行营先锋大将,和猛人马知节,韩守英都是当时王继恩麾下的名将,作战积极勇敢,从来不拖泥带水。

这次任命石普为西川巡检,按道理来说,只是一件好事,毕竟升官对于谁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但石普当时可并不这么想,相反,他觉得这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自己的上司都被调回去了,看情况像是要回去接受调查审问,自己又是王继

恩的手下,麾下的士兵在蜀地干了这么多对不起老百姓的事情,要是能够得到宽大处理,那真是阿弥陀佛,烧了高香了,那还敢指望升官这种好事。

石普觉得,朝廷很有可能是让自己把事办完,再收拾自己,也就是俗话说的卸磨杀驴。

可当宋太宗点名要见他的时候,石普所有的疑虑全都打消了。

因为宋太宗见他就是要赦免他在蜀中的罪行。

石普有点发懵,但还是清楚意识到宋太宗的意思,这叫以观后效,看你表现。

石普随后诚惶诚恐感谢宋太宗的不罚之恩,宋太宗也十分器重石普这样的人才,毕竟是有功之臣,该宽大处理还是要宽大处理的。

要不然杀了石普,到时候朝廷因为这事打起口水仗来,那挨骂和背锅的还是自己。

宋太宗不仅要赏石普,还要重赏!随后便又加封他为西川都提举捉贼使,要他荡平蜀中残存的所有起义军势力。

石普眼见宋太宗如此器重自己,心中倍感欣慰,发誓一定要荡平蜀中残余。

此次事件,着实让石普受了惊吓,他刚打算回蜀地去静养两天,麻烦就找上门来了。

李顺的残余党羽王鸬鹚在邛州以南一带继续搞事,并且为了继承李顺闹事的衣钵,他还自封自己为邛南王,打算要拉开架势,继续把造反搞得再热闹一些。

石普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有点气愤的,心中暗想,这帮混蛋,真是一点都不想让自己消停一下,看自己怎么收拾他们。

可是冷静下来之后,石普又觉得自己刚才的想法太过于冲动,为什么解决问题一定要靠拳头呢?难道靠嘴不行吗?

随后,石普冷静分析了蜀地频繁爆发起义的原因,在分析了众多设想之后,他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赋税!

之所以蜀中王小波和李顺的起义一直剿了又有,灭了还得剿,就是因为百姓的负担太重,无法维持生计,所以老百姓只好选择当匪,如此一来,循环往复,蜀地永无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