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批改奏疏,忙的太久。”朱标倒也没有太在意,说了一声后,直接莱奥朱元璋的身边,缓缓落坐。
车马践行,一路上,朱元璋一言不发,手里拿着一捆书卷,在不停的反复叨念着。
朱标伸手掀开了车架的帘子,随着拱卫司的兵马出城,大街小巷,两旁的百姓,无不夹道相送,各自聚拢,对着马车诚心叩拜。
“标儿,这些百姓都是被暴元压迫,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赤贫之民,你要记着,百姓很容易统治,只要他们能吃饱饭,没人会去造你的反。”
“而将来,你坐了皇位,你要对付的,也不是这些赤贫的百姓,而是朝中的衮衮诸公,他们有权有势有财力,盘剥百姓,骄奢淫逸,肆无忌惮。”
“你要有识人之能,莫要被人蒙蔽。”
朱元璋放下了书卷子,叹息道。
微微点头,朱标坦言道:“孩儿省的,爹放心便是。”
“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你仔细想想吧,如何能将这个帝国传承下去,你说你昨夜反复批了许多奏疏,那爹问问你,北伐的口号是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如今北伐已经结束,朝廷又当如何做??是继续高举驱除胡虏的大旗,对内地的胡虏进行清洗,还是如何?”
朱元璋给朱标提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朱家已经坐稳了天下,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北伐结束,山河大统。
基本上算是完成了华夏的统一,流外失地,也只有云南,福建,两广等地罢了,北伐结束后,明军势必南征,彻底统一华夏。
可如此一来,国家统一了,不在需要更多的对外战争,夺回属于帝国的土地,治理天下,还要靠着刀俎,大炮吗?
“天下归一,尽入瓮中,在用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对内地的胡虏异族进行全方位的清洗,难免会出现不必要的乱象。”
“而且北方地区,经过辽金夏,蒙古,暴元的数百年统治,元廷南侵之时,将所有北方民众统称为汉人,如今想要分拨,已经没得可能了。”
“我朝之中,回族,色目人,蒙古人,也并非没有,全以族群划分,进行血洗,只会动摇帝国的根基,若是要严苛来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就让他们都成为汉人,唯有如此,方能杜绝。”
“几百年后,所有人都是华夏民族,再无汉夷之分。”
“孩儿浅见,天下初定,稳定发展,大兴教育,推广文化复苏传承,方为重中之重,北伐结束,朝廷的口号自然要变更,汉夷一家,为此尔。”
朱标倒不是装作仁慈,血腥残暴的屠杀,只会让更多的少民对这个新生朝廷,生出抵触心理,不相信朝廷。
乃至反叛。
而大明真真切切的建立在一片废墟之上,大明需要更多的时间,猥琐发育,战争能停止,就停止了吧。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汉夷一家,这个方针很好,和爹的想法不谋而合,那你认为,应该如何让汉夷放弃这些,统称华夏?”
“教育,思想教育,文化侵袭,文化同化。”朱标直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