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 / 2)独治大明首页

“儿臣太子烨拜见父皇,愿父皇安康!”朱厚烨身上流淌着孝顺的血液,此刻毕恭毕敬地跪礼道。

朱祐樘打量眼前这个越发稳重的大儿子,对这个继承人其实是十分满意的:“你是朕的好大儿,亦是最像朕!”在相貌上,朱厚炫跟朱祐樘其实更加神似,只是朱祐樘所说的“像朕”指的是气质和性情方面,而朱厚烨更适合做大明皇帝。

如果要开疆拓土,朱厚炫自然更适合,但现在大明王朝需要一个守成的君王,那么从小处事稳重且有智慧的朱厚烨最为合适。

何况朱厚烨跟随朱祐樘多年,是朱祐樘治国理念的坚定拥护者,可以很好地保持现行之法,让大明王朝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路上越走越远。

“儿臣之荣焉!”朱厚烨心里涌起一份感动,没有什么能让他得到父皇的认可更加让他开心的事了。

朱祐樘让自己儿子从地上起来,显得认真地叮嘱道:“你是将来的大明皇帝,记住要守住大明称霸四洋的底线,但亦要心怀天下百姓!”

称霸四洋,这相当于守住世界上这块最大的蛋糕,从而让大明财政健康得到保障,亦能够让源源不断的海外资源涌进华夏。

心怀天下百姓,这保障朱家拥有强大的群体基础。

华夏百姓其实是最善良的民族,若不是历朝历代的皇家和士绅阶层联手欺压劳苦百姓,百姓亦不会屡屡出现造反。

只要自己的后代做好这两件事情,那么大明王朝完全可以打破三百年的诅咒,未必不能“奋六世之余烈”而世界归一。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朱厚烨一直视朱祐樘为自己的榜样,当即拱手表态道。

朱祐樘看着这个经由自己培养起来的太子虚心受教的模样,于是开诚布公地道:“你可知朕为何对东方高士以国师之礼葬之?”

“东方高士当年化解帝嗣劫,于国有功,当得起此葬礼!”朱厚烨先是微微一愣,而后认真地猜测道。

早在弘治初期,朱祐樘遇上了子嗣的困扰,一度想要通过过继化劫,解决大宗一脉的香火问题。只是当时朝臣以不孝之名反对,将兴王推为第一顺位接班人。

只是朱厚炫并不知晓其中的实情:真正化劫的人不是东方道,而是计深似海的朱祐樘。

蒋氏虽有金凤之相,但奈何蒋家不惜得罪朱祐樘,亦要将宝押在兴王朱祐杬身上。结果因蒋氏有谋反之举,当即被株连九族。

东方道在去年身死,结果朝廷竟然以国师之礼进行厚葬,当时引发朝野的种种猜测,而东方道当年替皇帝化解嗣劫成为大家公认的最强政绩。

朱祐樘暗叹一声,于是将真正的缘由说了出来:“东方高士不惜耗费最后的寿元,为朕卜得一卦,窥天机遭反噬而身死。”

“不知是何卦象?”朱厚烨没想到东方道得国师之礼厚葬是这个原因,当即好奇地询问道。

朱祐樘看着刘瑾已经送来药碗,亦是苦涩地道:“得卦:朕崩于半百有一,所以你还得做六年太子!”

“儿臣……儿臣为父皇此次无恙心欢,然念及六年弹指耳,又是悲从中心来!”朱厚烨先是一阵狂喜,旋即又是悲伤道。

朱祐樘知道眼前的儿子并没有急于接替自己,于是认真地叮嘱道:“你这些年见识足够了,这六年便不要再乱跑了,陪在朕身边,朕会好好指导于你!六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将来这个担子便由你肩负了!”

“儿臣已诺于郑华,若客死他乡,儿臣亲自将其带回故土。今儿臣想亲自前往南美洲一趟,亦想要亲眼瞧一瞧印加国的白银矿,还请父皇成全!”朱厚烨犹豫了一下,突然提出一个要求道。

虽然印加国一直处于闭关锁国状态,但其实服务于大明皇室,每年通过开采银矿送来以千万两计算的白银。

印加王朝的皇帝苏忍已经改名为郑华,当年在前往美洲之时,便已经亲手自宫,由始至终都是忠于大明皇室。

印加王朝的皇帝是苏灿的儿子苏忍,亦是隶属于大明皇宫的太监郑华,但最终还是敌不过生老病死这个规律,在去年之时便已经死在了印加皇宫。

虽然印加皇帝郑华身死,但大明朝廷及夜部早已经安排另一位忠于皇室的太监顶替,替大明掌握着印加帝国,为大明输送源源不断的白银支撑大明货币体系的绝对稳定。

朱厚烨深知郑华为大明王朝的腾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加上他已经是有言在先,所以决定亲自前去将苏灿接回来。

朱祐樘知道郑华这多年为大明王朝付出了很多,于是没有进行阻拦:“时间倒还充裕,你前往美洲瞧一瞧亦好!若是做了皇帝,那今后便是身不由己了,顶多只能往江南走上一走!”

“多谢父皇成全!”朱厚烨感受到浓浓的父爱,亦是郑重地叩谢道。

六年的时光仿佛是眨眼间,时间很快来到了弘治三十三年。

又经过六年时间的发展,大明王朝各行各业欣欣向荣,综合国力再上一层楼,科技又迎来一次大腾飞。

随着电力的广泛运用,加上电灯普及到千家万户后,大明王朝进入了电气时代。在这个时候,飞机都已经被研制出来了,人类已经完成了飞翔的梦想。

在军事方面,武器领先其他国家百年以上,铁甲舰已经更新到第六代,而欧洲的帆船技术则是不进反退。

朱祐樘南巡归来后,生命走到了尽头。

他已经开始衰老,面容消瘦,皮肤渐显松弛,双眼下陷,头上的白丝成雪,眼睛亦是不再清明。他躺在龙榻之上,双眼微闭,回忆着过往的岁月。

他这一生,无愧于华夏,无愧于万民,亦是无愧于自己,将自己的生命之火献给了大明伟大的振兴事业。

回想自己的一生,仅仅只可惜太液池那一条跑掉的超级大鱼。

“皇帝驾崩——”

弘治三十四年二月初六,弘治皇帝崩于乾清宫,享年五十一岁。(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