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6章 明明有过机会,却没能把握住。(2 / 2)开局盘点明太宗,老朱都懵逼了!首页

——

汉朝,元狩四年。

【杜重威抵达瀛州城下,而作为诱饵的瀛州,此时你也开始配合后晋军队演戏。】

霍去病对于高模翰的那句话非常赞同:“没错,军法在正不在多,若是其他地方都错了,人数再多也没什么用。”

于是接着说:“杜重威想要南退,可若是最终他投降了契丹,那以他南退的速度,契丹能够在他退回邺都甚至京城之前追上他吗?”

【十一月二十七,杜重威带兵来到了滹沱河,契丹此时情况其实并不是完全占优的,因为滹沱河以北的恒州并没有被契丹攻占,仍旧由后晋所有。】

【厉害的打不过,那眼前这个兵力弱小,又没有支援的契丹军队怎么可能放过?】

而且大唐当时还是中央尚有军力的情况,但依旧没能挽回,你把禁军派出去,那地方军队难道不会想要重演一次大唐的悲剧吗?

李世民不能理解这种行为,但这也是他判断杜重威投降拉开了后晋灭亡的序幕的原因之一。

于是杜重威听从了张彦泽的建议,带着大军掉头向西赶赴镇州,而张彦泽及其兵马就充当了前锋。】

【于是,杜重威派遣两千骑兵前去试探,而事实上,高模翰正是耶律德光让瀛州刺史刘延祚行使这一诈降计策的前提。】

【高模翰麾下士卒确实不多,毕竟人多了很难藏起来,也容易被后晋军队看出破绽,可这并不能阻挡高模翰建功立业。】

他这句话就很明显在讽刺杜重威,要知道他自己带兵奔袭匈奴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哪一次是靠人数取胜的?而哪一次没有给匈奴带来大规模的杀伤?

不要说神迹中高模翰这样的小规模战斗,大规模战役中以少胜多的同样不在少数。

【耶律德光也是对他极其欣赏,“朕自起兵,百余战,卿功第一,虽古名将无以加。”“此国之勇将,朕统一天下,斯人之力也。”】

但要是别人也就算了,杜重威之前的表现还历历在目,怎么可能有胆量主动向契丹军队所在靠拢?

所以必然是有人推动的原因,而这个人,投向契丹的可能性也相当之大。

【杜重威带兵三十万抵达时,瀛州城门打开,安安静静,无人把守,杜重威等人见状,还没有被泼天的功劳彻底冲昏脑袋,直接进去,而是不敢进入。】

【因此,杜重威是否会和恒州守军一起前后夹击,就是关键。】

【对于是否要就此北还以免遭受危险,耶律德光等人还曾经考虑过;直到探知到后晋扎营、打算长久停驻,才没有就此北上。】

——

契丹,天显二年。

述律平感叹:“所以后晋并不是没有机会……”就算没有什么建树,但也有机会避免这一次直接灭国。

当然,她的感叹绝非为后晋如何,相反,后晋明明有过机会,却没能把握住,不正说明气数已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