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 / 2)我,孙山,科举首页

明天说不定哪个新科进士的佳作会被选上做头条。

孙山有点慌了,《京城小报》是自己的头号黑粉,会不会又聊他的八卦?

孙山此时此刻正是当红炸子鸡,热度大,流量高,还能吸引百姓眼球。

孙山胡思乱想地跟李探花聊了几句,便去找其他人聊天。

彭大目看到孙山后,指了指开的正灿烂的海棠花,欢喜地说:“平山兄,韦氏园的海棠花真漂亮,怪不得在京城这么出名了。”

孙山看了看立在两侧的两株传说中几百年的海棠花,真是很靓,赏心悦目,怪不得能有传说了。

《稗说》中记载:“左安门外韦公寺侧之庄园,饶木芦荻,清渠委宛,颇幽邃,春时寺有海棠两树,大逾抱,高寻丈,数百年物也。每花,士大夫多遇赏,经月始绝足音。”

繁花盛放,人间三月天,伫立在两侧,孙山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两株海棠的根茎营养充足,生长状况良好。

孙山又蹲下身子,仔细观察泥土,温润而不积水,排水系统做的不错,如果精心养护,还能活很久,

不错,不错,这个韦氏园的园主肯定找园丁精心呵护。

彭大目目瞪口呆地看着孙山,明明在一起赏花,怎么平山兄忽然蹲下身子,还挖泥土?

平山兄这是作甚?

孙山不仅观察泥土,还观察树根树枝以及开花的情况。

等观察完毕,站了起来,对上彭大目疑惑的眼神,才想起他刚才在做什么。

哎呦,刚才的举动完全出于本能,一时之间忘记身处的环境了。

孙山面不改色,微微一笑很温柔地说:“善睐兄,呵呵,失礼了。这不,我家是种花的,看到花,就情不自禁地查看花的生长情况了。呵呵,实在不好意思,从小就这样,习惯了。”

彭大目这时候想到《京城小报》上的内容,好似说过穷苦人家的孩子----孙山八岁就养花补贴家用。

看来是真的,刚才那动作,太自然了,十足十的养花佬。

彭大目连连摆手说:“没事。只是想不到平山兄真的擅长养花?我一直都喜欢花,就是养不好花,不,应该说连棵草都养不好。真佩服平山兄有一养花手艺。”

孙山乐呵呵地说:“献丑,献丑了。不过养海棠我一般般,最擅长就是养兰花了。我最喜欢的也兰花了。”

彭大目双眼亮闪闪地说:“平山兄,你也喜欢兰花,太巧了,我也喜欢兰花。”

十个读书人九个喜欢兰花,剩下一个什么花都爱。

孙山满脸笑容地说:“如果有机会,你来我家,我送你几盆兰花。我家里有许多品种的兰花。”

彭大目是西安府人,想来孙家村,几乎没可能。

孙山这么说,完全是客套话。

做人嘛,就是客套客套才行,当然如果彭大目真有机会来孙家村,孙山肯定大大方方地送他兰花。

只要能搬得动,要多少有多少,孙山大方得很!

彭大目也知道没可能到孙山老家,不过也很高兴。

笑着说:“好,平山兄,如果有机会到你家乡,你一定要记得送兰花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