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曼战役全解析
一、战役背景
阿拉曼,这座位于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北非战场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阿拉曼战役爆发前,北非的战事已持续数年之久,局势犹如变幻莫测的风云,时而激烈,时而胶着。德军在隆美尔这位极具军事才能的将领指挥下,于北非的广袤沙漠中一度纵横驰骋,取得了颇为显着的优势。他们凭借着灵活多变的战术以及德军初期装备和训练上的优势,多次成功突破英军防线,使得英军不得不且战且退,苦苦支撑。随着战争局势的不断演进,双方都如同敏锐的猎手,察觉到阿拉曼地区的关键意义,于是纷纷在此集结重兵,一场惊心动魄、关乎北非战场走向乃至整个二战战略格局的决定性较量,就此拉开了帷幕。
二、双方战略
(一)盟军战略
- 防御与消耗:盟军在蒙哥马利这位沉稳而睿智的将领指挥下,审时度势,制定了一套严密且具有前瞻性的战略。首先,稳固防线成为重中之重。在阿拉曼地区,盟军精心构建了一条纵深防御阵地,宛如一座坚固的堡垒。他们大规模地布置了地雷场,那密密麻麻的地雷犹如隐藏在沙漠中的夺命陷阱;铁丝网层层交错,如同荆棘一般难以逾越。这些障碍物被巧妙地设置在关键位置,旨在最大程度地阻止德军的进一步推进。同时,盟军充分利用阿拉曼地区的地形优势,仔细勘察每一处沙丘、每一道沟壑,将防线精心设置在能够充分发挥己方火力优势的位置。士兵们日夜坚守在阵地上,以逸待劳,准备用猛烈的火力迎接德军的进攻,通过顽强的防御作战来消耗德军的有生力量,就像坚韧的磐石,在德军的冲击浪潮中屹立不倒。例如,在北部的海岸地区,盟军依托海洋作为天然屏障,与陆地防御设施相互配合,形成了一道严密的防线;而在南部的盖塔拉洼地,其特殊的地形使得德军难以实施大规模的迂回包抄,盟军巧妙地利用这一地理特点,将防线延伸至此,在两者之间构建了一条相对狭窄的防御正面。这样的布局使得盟军能够集中兵力和火力,对试图突破防线的德军进行强有力的阻击。
- 后续反击准备:盟军深知,单纯的防御无法取得最终的胜利,因此在防御作战的同时,积极筹备大规模的反击作战。他们如同狡黠的狐狸,在暗中秘密地囤积物资,各类武器弹药、食品药品、燃油备件等物资源源不断地被运送到阿拉曼地区,堆积如山。同时,盟军从各个角落集结兵力,尤其是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这些部队在后方进行紧张而有序的训练和磨合,等待着最佳的反击时机。为了确保反击的成功,盟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情报工作。他们派出了无数勇敢的侦察兵,深入敌后刺探德军的部署和行动规律;通过空中侦察、密码破译等多种手段,盟军逐渐掌握了德军的一举一动。就像一位精心布局的棋手,盟军在等待着德军进攻受挫、兵力疲惫、补给线拉长的那一刻,届时,他们将发动如同雷霆万钧般的决定性反击,以排山倒海之势突破德军防线,将德军彻底逐出北非这片炽热的沙漠。
(二)德军战略
- 突破与迂回:德军由被誉为“沙漠之狐”的隆美尔指挥,其战略意图犹如一把锋利的匕首,直刺盟军的要害。德军企图突破盟军防线,进而向埃及腹地长驱直入。隆美尔凭借着对沙漠作战的独特理解和丰富经验,计划从盟军防线的薄弱环节入手。他指挥德军集中装甲部队,这些钢铁巨兽犹如汹涌的潮水,准备对盟军防线进行快速突破。一旦突破成功,德军便打算迂回到盟军后方,如同狡猾的狼群绕到猎物背后一般,切断盟军的补给线和退路。这样一来,盟军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德军便可迫使盟军全面崩溃。例如,德军敏锐地察觉到盟军在南部的阿拉姆哈勒法山脊地区的防御相对薄弱,于是企图在此处集中力量寻找突破口,以避开盟军在北部的坚固防御。他们精心策划了进攻路线和战术,试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突破效果。
- 以战养战与速战速决:由于德军在北非的补给线漫长且脆弱,犹如一条纤细的生命线,极易受到盟军攻击。因此,德军在战略上寄希望于通过快速的战役胜利来获取盟军的物资补给,实现以战养战的目的。德军深知自身兵力和资源相对有限,在北非这片远离本土的战场上,无法承受长期的消耗战。每一滴燃油、每一发炮弹都弥足珍贵,所以他们力求速战速决,像闪电一般迅速击败盟军,避免陷入持久战的泥潭。隆美尔试图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德军初期的装备优势,在盟军尚未完全集结和准备充分之前,发动突然而猛烈的攻击,一举奠定胜局。
三、双方兵力
(一)盟军
- 总兵力约 23 万人,这是一支由多个国家组成的庞大联军。其中包括英军,他们是盟军的主力部队之一,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较为精良的装备;英联邦军队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国部队。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士兵们,怀着共同的反法西斯信念,跨越重洋汇聚于此。澳大利亚士兵以其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着称,新西兰士兵则在沙漠作战中展现出了出色的适应能力,南非部队也为盟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此外,还有部分自由法国部队,他们虽然在本土沦陷后遭受重创,但依然在北非战场上顽强战斗,为恢复法国的荣誉而战。
- 拥有 1000 余辆坦克,这些坦克构成了盟军强大的装甲力量。其中主要型号为美制 M3“格兰特”中型坦克和英制“十字军”巡洋坦克、“瓦伦丁”步兵坦克等。M3“格兰特”坦克重约 27 吨,其庞大的身躯蕴含着强大的火力,装备一门 75mm 火炮,这门火炮能够在较远的距离上对德军坦克和工事发动猛烈攻击,同时还配备了多挺机枪,用于对付德军步兵和轻型目标。车体正面装甲厚度约 51mm,炮塔正面装甲厚度约 76mm,这样的装甲防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御德军的攻击。“十字军”巡洋坦克重约 19 吨,它以速度快而闻名,最高时速可达 45 千米/小时,机动性良好,宛如沙漠中的骏马,适合执行侦察和快速穿插任务。然而,其装甲相对薄弱,40mm 火炮在面对德军后期改进型坦克时威力略显不足,就像一位身手敏捷但防护薄弱的剑客。“瓦伦丁”步兵坦克重约 16 吨,以可靠性高着称,内部空间较为宽敞,这使得坦克成员在长时间作战中能够保持较好的状态。但其主炮威力有限,装甲防护在面对德军重型火力时也面临较大压力,如同一位朴实但力量有限的战士。
- 火炮数量众多,多达 2300 余门各型火炮。其中 25 磅榴弹炮是盟军炮兵的主力装备之一,它具有射速较快的特点,每分钟可发射 4 - 6 发炮弹。其弹道性能良好,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射手,可通过调整射击角度和装药量来适应不同的作战距离和目标类型。无论是德军的步兵阵地、炮兵阵地还是坦克集群,它都能造成有效杀伤,是盟军在战场上的火力支柱之一。
(二)德军
- 总兵力约 10 万人,其中德军约 5 万人,意军约 5 万人。德军作为轴心国的核心力量,士兵们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但在北非战场上,他们面临着补给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意军虽然人数不少,但战斗力和装备水平相对较弱。意军士兵在战斗意志和军事素养方面与德军存在一定差距,其装备也较为陈旧落后,在战场上往往难以与盟军抗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军的整体作战计划和战略部署。
- 坦克数量约 500 辆,主要是德制三号坦克和四号坦克。三号坦克重约 23 吨,装备一门 50mm 火炮,在战争初期,这门火炮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有效击穿盟军多数坦克的装甲。但随着战争进程的推进,盟军坦克装甲不断加厚,三号坦克不得不面临升级火炮的压力。其悬挂系统和传动装置性能较为稳定,保证了坦克在沙漠地形中的机动性和可靠性,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驾驶着一辆性能稳定的汽车。四号坦克重约 25 吨,早期装备 75mm 短身管火炮,主要用于支援步兵作战,其强大的火力能够对盟军步兵阵地和轻型工事造成巨大破坏。后期换装长身管火炮后,具备了强大的反坦克能力,成为盟军坦克的强劲对手。车体正面装甲厚度约 50 - 80mm,炮塔正面装甲厚度约 30 - 50mm,这样的装甲防护使其在战场上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
- 火炮约 1200 门,其中 88mm 高射炮堪称德军的王牌武器之一。原本设计用于防空作战的它,在北非战场上却被广泛用于反坦克作战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果。其高初速和高精度的特点,使其在平射时能够轻松穿透盟军坦克的装甲,在远距离上就可对盟军坦克构成致命威胁。就像一位隐藏在暗处的狙击手,随时给予盟军坦克致命一击。此外,德军还装备有其他多种口径的榴弹炮和反坦克炮,如 105mm 榴弹炮等,这些火炮在支援步兵作战和打击盟军坚固工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双方武器装备
(一)坦克
- 盟军:
- M3“格兰特”中型坦克:美国制造的这款坦克犹如一座移动的堡垒。其车体庞大,独特的设计使得 75mm 火炮安装在车体右侧,这门火炮的强大火力成为其在战场上的一大亮点,可在较远距离上精准打击德军坦克和坚固工事。然而,这种设计也带来了一些弊端,火炮位置导致炮塔内空间狭小,成员在操作火炮和协同作战时受到诸多限制,就像一群舞者在狭窄的舞台上表演,难以施展身手。机动性方面,它的表现一般,最高时速约 34 千米/小时,在沙漠地形中的行动略显迟缓,如同一只体型庞大但行动笨拙的巨兽。
- “十字军”巡洋坦克:英国设计的“十字军”坦克以速度见长。它在沙漠中行驶时,最高时速可达 45 千米/小时,机动性良好,仿佛是沙漠中的精灵,能够快速穿梭于战场之间,适合执行侦察和快速穿插任务。但它也有明显的弱点,其装甲相对薄弱,40mm 的装甲在面对德军凶猛的火力时,就像一层薄纸,难以提供有效的保护。其装备的 40mm 火炮在战争初期还能发挥一定作用,但随着德军坦克的不断升级改进,其威力逐渐显得不足,在与德军后期改进型坦克的对抗中往往处于劣势。
- “瓦伦丁”步兵坦克:“瓦伦丁”坦克以可靠性高而备受赞誉。它内部空间较为宽敞,这为坦克成员提供了相对舒适的作战环境,利于长时间作战,就像一个温馨的小屋,让士兵们在艰苦的战斗中能够稍作喘息。但其主炮威力有限,面对德军坚固的坦克和工事时,难以造成有效的打击。装甲防护方面,虽然有一定的厚度,但在德军重型火力的集中攻击下,也难以坚守,如同一位坚强但力量有限的守护者。
- 德军:
- 三号坦克:德国二战初期的主力坦克之一,三号坦克在战争前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早期型号的 50mm 火炮在战争初期的战场上具有相当的威慑力,能够有效应对盟军的多数坦克。但随着战争的推进,盟军坦克技术的不断进步,其火炮威力逐渐难以满足作战需求,促使德军不断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其悬挂系统和传动装置经过精心设计,性能稳定可靠,即使在北非复杂的沙漠地形中,也能保证坦克的良好机动性,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探险家,能够在崎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 四号坦克:从战争初期一直使用到后期的四号坦克,是德军装甲部队的核心装备之一,见证了战争的沧桑变迁。它经过多次改进,在火力、装甲和机动性方面都取得了平衡发展。早期装备的 75mm 短身管火炮主要用于支援步兵作战,能够对敌方步兵阵地和轻型工事进行有效的打击。后期换装长身管火炮后,其反坦克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成为盟军坦克的噩梦。车体正面装甲厚度约 50 - 80mm,炮塔正面装甲厚度约 30 - 50mm,这样的装甲防护使其在战场上具备了较强的生存能力,犹如一位身披重甲的勇士,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行。
(二)火炮
- 盟军:
- 25 磅榴弹炮:作为盟军炮兵的主力装备之一,25 磅榴弹炮在战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具有射速较快的特点,每分钟可发射 4 - 6 发炮弹,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鼓手,持续不断地为战斗奏响激昂的乐章。其弹道性能良好,操作熟练的炮兵能够根据战场形势,灵活调整射击角度和装药量,从而适应不同的作战距离和目标类型。无论是打击德军的步兵集群,还是摧毁德军的炮兵阵地,或是对德军的坦克集群进行火力压制,它都能发挥出有效的杀伤作用,是盟军在战场上不可或缺的火力支援力量。
- 德军:
- 88mm 高射炮:原本用于防空作战的 88mm 高射炮,在北非战场上却成为了德军反坦克作战的利器。它的高初速和高精度特点令人惊叹,当它平射时,能够在远距离上轻松穿透盟军坦克的装甲,就像一支利箭,在千米之外就能准确命中目标,给盟军坦克部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实际损失。此外,德军还装备有其他多种口径的榴弹炮和反坦克炮,如 105mm 榴弹炮等。这些火炮在支援步兵作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能够对盟军的步兵阵地进行猛烈炮击,为德军步兵的进攻开辟道路;在打击盟军坚固工事时,也能通过持续的火力输出,逐渐摧毁敌方的防御设施,为德军的推进创造条件。
(三)飞机
- 盟军:盟军拥有多种型号的飞机,在空中作战力量方面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体系。其中包括“飓风”战斗机和“喷火”战斗机等。“飓风”战斗机最大速度约 510 千米/小时,升限约 米,航程约 1850 千米,装备多挺机枪和航炮,犹如一位全副武装的空中卫士。它主要用于中低空的制空权争夺和对地攻击任务,其结构坚固,在与德军战斗机的空战中表现得较为顽强,就像一位坚韧不拔的勇士,即使遭受德军飞机的攻击,也能顽强抵抗。“喷火”战斗机性能更为先进,最大速度约 650 千米/小时,升限约 米,航程约 760 千米,机动性极佳,在空中格斗中具有明显优势,如同一只敏捷的猎鹰,能够在空中灵活地穿梭、盘旋,是盟军夺取制空权的关键力量。此外,盟军还有“惠灵顿”轰炸机等,这些轰炸机可对德军后方补给线和军事设施进行轰炸,它们如同空中的巨锤,从高空投下炸弹,对德军的后勤补给和军事部署造成巨大破坏。
- 德军:德军主要有梅塞施密特 Bf 109 战斗机,这是德军在北非战场上的主力制空战斗机。它最大速度约 600 千米/小时,升限约 米,航程约 700 千米,装备航炮和机枪,飞行性能优秀。在与盟军战斗机的对抗中,它曾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占据上风,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剑客,在空中与盟军飞机展开激烈的交锋。德军还有容克 Ju 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以其独特的俯冲轰炸战术而闻名于世。它最大速度约 380 千米/小时,航程约 1500 千米,当它从高空俯冲而下时,发出尖锐的呼啸声,给盟军地面目标带来巨大的心理恐惧。它可对盟军的地面部队、坦克集群和军事设施进行精确打击,其投下的炸弹往往能在盟军阵地上掀起一片火海,给盟军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和心理压力。但“斯图卡”在面对盟军战斗机拦截时较为脆弱,它就像一只失去保护的飞鸟,需要德军战斗机的护航才能在战场上安全地执行任务。
(四)海军(由于阿拉曼战役主要是陆战,海军参战规模较小且未起到决定性作用,但仍有一定程度参与)
- 盟军:皇家海军在地中海拥有一定数量的舰艇,这些舰艇在保障盟军海上运输线和对陆支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包括巡洋舰、驱逐舰等。巡洋舰如“格拉斯哥”号等,排水量约 1 万吨左右,装备多门 6 英寸(152mm)火炮,航速约 32 节。它犹如海上的巨炮堡垒,主要负责为运输船队护航,在茫茫大海上,它警惕地巡视着周围的海域,防止德军潜艇和舰艇的袭击;同时,它也能对海岸目标进行炮击,其强大的火炮能够对德军的沿海军事设施和阵地进行远距离打击,为盟军的陆地作战提供有力的火力支援。驱逐舰如“J 级”驱逐舰,排水量约 1690 吨,装备多门 4.7 英寸(120mm)火炮和鱼雷发射管,航速约 36 节。驱逐舰以其高速度和灵活性着称,主要用于反潜作战,它像一位敏捷的猎手,在海水中穿梭,搜寻着德军潜艇的踪迹;同时也可对德军的小型舰艇进行攻击,利用鱼雷和火炮的双重火力,给予敌人致命打击,并且在必要时参与对陆地目标的火力支援任务,与巡洋舰协同作战,为盟军的海上行动提供了多层次的防御和攻击能力。
- 德军:德国海军在北非沿海的力量相对薄弱,主要是一些潜艇和少量轻型舰艇。潜艇如 U 型潜艇,其排水量在数百吨到上千吨不等,以水下航行隐蔽性强为特点,装备有鱼雷发射管,试图通过潜伏和偷袭的方式,袭击盟军的运输船队,切断盟军在北非的补给线。然而,由于盟军反潜力量的加强和护航措施的完善,德军潜艇的活动空间被大大压缩,面临着来自盟军驱逐舰、反潜飞机等多方面的威胁,其战果有限。少量的轻型舰艇则主要承担一些近海巡逻和有限的运输任务,在与盟军海军的对抗中难以占据上风,无法对陆地战役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五、双方主要指挥人员及参战将领
(一)盟军
- 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他在阿拉曼战役中展现出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坚定的领导决心。注重情报收集与分析,精心策划作战方案,在战役中有效整合了盟军各部队的力量,稳定了军心士气,通过合理的战术安排和果断的指挥决策,带领盟军取得了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成为二战中的名将之一。蒙哥马利在战前对德军的部署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他仔细分析了隆美尔的作战风格和德军的战术特点,针对这些制定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在战役过程中,他始终保持冷静沉着,无论德军如何反击,他都能有条不紊地指挥盟军进行防御和反击。他善于鼓舞士兵的士气,经常深入前线部队,与士兵们交谈,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使命,这种亲和力和领导力使得盟军士兵们对他充满信任和敬意,愿意为了胜利而奋勇作战。
- 奥金莱克:在战役前期指挥盟军作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德军的推进,但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后被蒙哥马利取代指挥权。奥金莱克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他在前期的指挥中,努力组织盟军进行抵抗,面对隆美尔的凌厉攻势,他采取了一些积极的防御措施,如加强防线的修筑、调配兵力等。然而,由于德军的战斗力较强以及一些战略决策上的失误,他未能扭转局势,最终被蒙哥马利替换。但他在前期的努力也为蒙哥马利后续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他对德军战术的一些应对尝试也为盟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二)德军
- 隆美尔:德国陆军元帅,有“沙漠之狐”的美誉。他以灵活多变的战术和大胆的作战风格着称。在阿拉曼战役中,尽管面临补给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仍试图通过巧妙的战术安排突破盟军防线,但最终因盟军的顽强抵抗和自身兵力、补给的不足而失败。他的军事才能在战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即使在战败的情况下,也给盟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压力。隆美尔善于利用沙漠地形,他的部队常常在沙丘和谷地中隐蔽行军,出其不意地出现在盟军防线的薄弱环节。他对装甲部队的运用非常娴熟,能够迅速集中兵力,发动突然袭击,使盟军措手不及。例如,在之前的一些战役中,他多次指挥德军装甲部队进行长途奔袭,绕过盟军的坚固防线,直插盟军后方,取得了显着的战果。但在阿拉曼战役中,盟军的防御更加严密,补给线的问题也严重制约了他的作战能力,尽管他竭尽全力,也难以改变失败的命运。
- 施图姆:在隆美尔因病回国期间短暂指挥德军作战,在指挥作战时遭遇英军强大攻势,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导致德军指挥一度陷入混乱。施图姆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但他在接手指挥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他需要应对盟军的强大压力,另一方面,他对隆美尔之前的作战计划和德军的一些部署细节并不完全熟悉。在英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时,他努力组织德军进行抵抗,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他未能有效地应对盟军的攻势,最终在紧张的指挥过程中突发心脏病去世,这使得德军在关键时刻失去了指挥核心,指挥体系陷入混乱,进一步削弱了德军的战斗力和作战协调性,给德军的作战行动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六、战役过程
(一)初期战斗与德军进攻(1942 年 10 月 23 日 - 10 月 24 日)
- 1942 年 10 月 23 日晚上 9 点 40 分,盟军发动大规模炮击,阿拉曼战役正式打响。盟军的火炮向德军阵地倾泻了大量炮弹,那震耳欲聋的炮声仿佛是敲响了德军的丧钟。炮弹如雨点般落在德军的防御工事上,一时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试图摧毁德军的防御工事和炮兵阵地,压制德军火力。德军的士兵们在炮击中顽强抵抗,他们躲在掩体里,忍受着炮火的洗礼,等待着反击的时机。
- 随后,盟军步兵在坦克的支援下开始发起进攻。在北部海岸地区,盟军进展相对顺利,突破了德军的部分前沿防线,士兵们奋勇向前冲,与德军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战斗。但在南部地区,德军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和雷场进行了顽强抵抗,盟军的进攻受阻,双方陷入激烈的近身战斗和小规模的坦克战。战场上,坦克的轰鸣声、枪炮声交织在一起,士兵们的喊杀声回荡在沙漠上空。德军的 88mm 高射炮在反坦克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那强大的火力一次次击中盟军的坦克,给盟军的坦克部队造成了较大损失,许多盟军坦克被击中后起火燃烧,成为了沙漠中的废铁。双方在战场上形成了你来我往的拉锯战局面,战斗异常激烈,战场上硝烟弥漫,炮声震耳欲聋。
(二)战斗胶着与德军困境(1942 年 10 月 25 日 - 10 月 28 日)
- 随着战斗的持续,盟军不断调整战术,加强了步兵与坦克的协同作战,同时加大了空中支援力度。盟军的“飓风”和“喷火”战斗机频繁升空,与德军的 Bf 109 战斗机展开空战,争夺制空权。在制空权的争夺过程中,双方都有飞机被击落,飞行员跳伞逃生的情况时有发生。天空中,战斗机相互追逐、交火,不时有飞机拖着黑烟坠落。盟军的轰炸机也对德军阵地进行了轰炸,进一步削弱了德军的防御力量。
- 德军由于补给线受到盟军空军和海军的袭击,物资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燃油和弹药的供应不足,限制了德军装甲部队和炮兵的作战行动。德军的坦克在战场上因缺乏燃油而被迫停止行动,成为盟军攻击的固定目标。尽管德军士兵作战英勇,但在盟军的持续压力下,防线逐渐出现松动迹象。在战斗间隙,双方士兵有时会利用短暂的停火间隙,交换香烟、食物等物品,这种在战火中的人性交流虽然短暂,但也反映了战争中复杂的人际关系。有的德国士兵会拿出家乡的香肠与盟军士兵交换巧克力,彼此之间简单地交谈几句,然后又重新回到残酷的战斗中。
(三)盟军突破与德军败退(1942 年 10 月 29 日 - 11 月 4 日)
- 1942 年 10 月 29 日,盟军在北部地区集中优势兵力,再次发起大规模进攻。蒙哥马利指挥盟军装甲部队成功突破了德军的防线,并向德军后方纵深推进。德军的抵抗逐渐瓦解,部队开始出现混乱和败退的迹象。盟军的坦克如潮水般涌过德军防线,步兵紧随其后,对德军进行追击。
- 11 月 2 日,隆美尔意识到德军在北非的局势已难以挽回,下令德军全线撤退。但由于盟军的追击和空中打击,德军的撤退行动十分艰难。德军丢弃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物资,包括损坏的坦克、火炮以及装满弹药和补给品的车辆。在撤退途中,德军不断遭到盟军飞机的轰炸和扫射,许多士兵倒在了沙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