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老北京特产小妞儿(1 / 2)豆角和豆包首页

北京的冬天来得早,走得也晚,占用了春秋的各一半。突然冷下来,满街落叶,又不知何时忽而地气上涌,风筝飞上天。

中医院前广场,许多小孩子在滑旱冰,叽叽喳喳得笑着闹着,不知道谁撞了谁,几个小孩摔成一团。

从外地来看病的胡玉凤被热闹吸引,一边走过去一边解扣子,她穿着狐狸皮的大衣,热得满身发痒。

还未走近,忽然眼睛一亮,是一个雪团似的小女孩跑了过来,直直地跑到她面前。这女孩脸嫩得像雪球捏的,穿着一身粉嫩的羊绒大衣,领口和袖口都有一圈洁白的蕾丝,小皮靴也是粉粉的,两个蝴蝶结镶着水钻。

“阿姨您好,请问现在几点了?”

小女孩睫毛卷翘,大眼睛眨呀眨,两个梨涡在嘴边。

胡玉凤感觉自己呼吸都轻了,忙摘下手套看手表,下午两点半。

“宝儿,你咋长这么好看捏?你家大人搁哪儿站着呢?是不也是帅哥美女啊?”

小姑娘甜甜地笑起来,并没有回答她的问题。

“谢谢阿姨,我去那边玩儿了。”

这口音稍微带点京腔,抑扬顿挫地像在念诗,听着真让人舒心。

小女孩脑后两根发辫扎着蝴蝶缎带像小绵羊垂下的耳朵,胡玉凤满心羡慕,下意识抚摸小腹。

突然一个小男孩大脑门撞过来,正对着胡玉凤的后腰,她一个趔趄差点摔倒,腰间盘突出都给撞回去了!

五岁的儿子像角斗场的公牛一样后退蓄力。

“看我无敌大脑捶!创死你!”

胡玉凤看看人家小姑娘,再看自己家这混账,气不打一处来,在“脑捶”第二击来袭之际,闪身躲开,一脚踹在臭小子屁股上,直接踹进绿化带里。

“哎,怎么打孩子呢?”路人管闲事。

胡玉凤笑笑,去把孩子拽起来,拍他身上的灰尘,抡圆胳膊,用足了力气。

“我是文明家长!”

“从来不打小孩儿!!”

“专打混蛋!!!”

小男孩反正穿着大棉袄二棉裤,挨打几下就当挠痒痒,拖着长鼻涕傻乐。

“混蛋还不是你生的?嘿嘿,你打吧!我是无敌金刚小神龙,我不怕。”

胡玉凤气得血压都高了,稍微一松手,这臭小子拔腿就跑。

老公陈正方走过来,拎着一兜子中药。

“才刚看见一个小姑娘,真招人稀罕,像小鹿斑比。你看咱家那……”胡玉凤转头一看,自家儿子撅着屁股跟邮筒顶牛呢。

她长吁短叹:“我咋就没那命?”

陈正方安慰着妻子,也顺着她所指看过去,阳光打在树梢上,那小女孩站在树底下,胳膊也长腿也长,往那儿一站亭亭玉立,像桃花树成精了似的。

“你说得也有道理,生儿生女,或许天注定吧。”

两口子并肩而立,痴痴地望着。

儿子跑过来,扭着胡玉凤的毛衣用力扯:“我要吃糖葫芦糖葫芦糖葫芦。”

胡玉凤把毛衣解救出来,顺手抹一把儿子的大鼻涕,甩掉。

“吃你妈的糖葫芦!看你妈长得像不像糖葫芦?”

“哎,别跟小孩儿一样的。”陈正方蹲下来掏出五块钱,指指买糖葫芦的老头儿,跟儿子说:“你去买两根,回来给那边穿粉衣服的小姐姐一根。”

傻儿子拿着钱东张西望。

“哪个粉衣服?哪个姐?我不认识!”

“随你那抠爹!”胡玉凤一脚把儿子踢走:“这点事办不好,你也别吃了!”

“嘿嘿。”

陈梦古嬉皮笑脸地跑走,买了两根糖葫芦,把找的一块钱零钱揣进裤兜。他特意数了数,有七个山楂球的自己留着,另外一支有六个山楂球,给那什么粉衣服姐。

我可太聪明了!

哎不对。

他走开两步,又回来。

“你咋骗小孩儿呢?花一样的钱,凭啥给我一个多一个少啊?”

卖糖葫芦的老头儿拿他没辙,特意数了一串七个山楂的糖葫芦还给他。

“麻溜儿走人,别耽误我做生意。”

“还做生意呢,不实在,买卖早晚得黄摊子。”

陈梦古嘀嘀咕咕地,在老头的巴掌拍下来之前撒腿就跑。

陈梦古举着两串糖葫芦在人群里穿行,到处找,到处看,绕了好大一圈,突然雷劈了似的呆住。

就在正前方,一株已经萌发花蕾的桃花树下,站着一个干净的让他不敢往前凑的小女孩。

“你是粉衣服姐吗?”

小女孩愣了一下,低头看看自己的衣服,又看看陈梦古。

“你几岁?”

“五岁。”

“我七岁。”女孩点点头:“算是吧。”

陈梦古一根糖葫芦递过去:“吃吧,给你的,我数过了,咱俩的一样多,不能说我抠门啊。”

小女孩笑笑摇头。

“我不要,谢谢。”

“哎呀你吃吧。”陈梦古一把将糖葫芦塞进她手里,劈手一指斜前方:“我爸我妈给你的,看见吗?就那边,一个像豆角一个像豆包,就他俩就是。”

小姑娘转头过去,向着叔叔阿姨摇了摇小手,忍不住笑起来。

“不要这样说,不好。”

陈梦古鼻涕流了出来,他猛地一吸,收了回去。

小姑娘从口袋里拿出一方折叠得整整齐齐的手帕,递给他。

不远处的胡玉凤偏过头,擦了擦眼尾。

陈正方拍拍妻子的肩膀:“就不要了,咱就一个儿子也挺好。”

“不要跟不能要是两码事。”胡玉凤泪眼迷蒙:“你根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