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世说新语》:刘义庆的免死金牌(1 / 2)古书奇谭首页

你绝不会想到,这样一部描写魏晋名士风流标榜超然物外的书,居然是以一种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的速度赶制出来当免死金牌用的。

一部好书

公元439年,即南朝刘宋元嘉十六年,江州来了一位新任刺史。这位刺史居然是位亲王,而且来当这个刺史还是这位亲王苦苦哀求当时的皇帝宋文帝刘义隆恩准的。更奇的是,这位亲王刺史来到江州不干别的,先把一群文人学士聚拢起来,分别委以重任,看着是唯才是举礼贤下士的意思。很多人是怀才不遇的主儿,比如那位写出千古名篇行路难的鲍照,对于亲王的重视和任命他们自然是感激涕零唯马首是瞻效犬马之劳。新刺史也就趁热打铁开始组织这些人做了一件事。什么事?写书。说清要求,分工协作,各负其责,马上开始!一切都是那样急火流星的节奏。而据说,写的书却是关于魏晋名士们置身事外不问国事的内容。很快,仅仅一年多时间,这部书就新鲜出炉了,定名为世说新书。然后,马上,署上新刺史大名,组织人手抄写,又带着新书到都城建康今南京搞了几次大型签售活动,一时建康纸贵。建康城的达官显贵们则每人一套,免费送。声势之大,无人不知,直达御前。这样一系列动作搞完后,这位亲王新刺史紧绷的神经才舒展开来,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气定神闲了。

以如此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态完成一部闲云野鹤为主题的书?这到底是肿么回事呢?

先看看他们写了什么书。这部世说新书又称世说、世说新语。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笔记”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体短篇。从世说新语及相关材料中魏晋士人的言行故事可以看到,魏晋时期谈玄成为风尚,而玄学正是以道家老庄思想为根底的,道家思想对魏晋士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况,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世说新语问世后,刘孝标为其作注。书和注涉及的各类人物共1500多个,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明胡应麟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可谓确评。有许多广泛应用的成语便是出自此书,例如难兄难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一往情深、卿卿我我,等等。

此外,世说新语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鲁迅曾称赞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如今,世说新语除了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的发展影响尤其大。唐语林、续世说、何氏语林、今世说、明语林等都是仿世说新语之作,称之“世说体”。世说新语成书以后,敬胤、刘孝标等人皆为之作注,今仅存刘孝标的注本。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在世说新语的3卷36门中,上卷4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9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豪爽,这13门都是正面的褒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