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十八、难言(1 / 2)人世繁花首页

从2006年1月1日开始,全国正式废止《农业税条例》,意味着沿袭两千年之久的农业税就此谢幕,这一利好政策迅速传遍大江南北,让亿万农民欢欣鼓舞。作为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信合社也迎来一阵业务高峰。

这一年,我因为得罪了赵文良,被下放到吉安乡工作。

听机关人事科的小姐妹说,赵文良出差回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人事科科长魏大勇叫到办公室,狠狠的训了他一顿!他严厉指出干部的轮岗交流不合理,有些在基层干了很多年的老职工都没调进城,有些才来两三年的就进了机关,并且提拔了!这样很不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赵文良让魏大勇赶紧做个人事调整方案,尽快解决这个问题。魏大勇莫名其妙的挨了一顿训,心里很郁闷。他是个聪明人,当即请廖科长吃了顿饭,在他的指点下,顺利完成了人事调整方案,赵文良对此很满意,对魏大勇一阵表扬。

当然,这份人事调整方案主要是针对我,我被发配到了偏远的吉安乡,尽管也安排了个副主任的头衔,但对小社而言,其实也只是个名头,和一般员工无异。周围的同事也并未太诧异,在他们的眼中,“一朝天子一朝臣”,陈根福走后,我自然不会受到赵文良的待见,所以下去了也不足为怪。

对于这样的结果,我早已预料,所以也没有太过沮丧。毕竟我从小在这边长大,人熟地熟,开展起工作来也容易。小妹文娟念初三,平时也都寄读在学校,她从小独立,早已不用我操心。吉安乡信合社网点的主任姓李,是个通情达理的中年女人,她考虑到我长期在机关工作,对柜面业务不熟,所以将我分配到信贷室,专门负责信贷工作。

我在信合社工作已四年有余,这次也算是人生的一次小起小落。到基层工作,虽然做的都是些直接与农民打交道的工作,但我感觉很充实。特别是农村金融这一块,上门贷款的都是些急需资金的农民,每放一笔款,或许就能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比起机关咬文嚼字的务虚工作,我觉得这样业务工作显得的更有实际意义。

一天,我正整理着信贷资料,没想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

我惊讶道:“家明哥,你怎么来了?”

王家明穿着一件天蓝色的旧式衬衣,领子由于过度刷洗已露出白底,头发显得有些凌乱,脸廓依旧棱角分明,只是渣拉的胡子让他看着并不精神。

我连忙招呼他坐下,并热情地给他倒了一杯水。

王家明语气急促道:“冬雪妹子,是这样的,我想创业,但手头上有些紧张,所以找你来问问贷款的事情!”

我笑道:“这是好事啊!我一直觉得你是个能干人,肯定能干成大事!”

王家明道:“冬雪妹子,你就不要这样夸我了,我也是受到你堂舅的启发。上次他带队到我们村里来搞政策宣讲,说是废除农业税会给农民带来很多实惠,有利于土地流转,特别是对于农村产业发展来说更是个天大的机遇。恰好这几年我到津南农林学院读了个成人大学,学的就是种植方面的专业,所以准备在朱家湾搞一个果园。”

他的话让我想起儿时记忆。“对啊,我还记得小时候,每到七八月谷子晒干了,妈就带着我背着谷子到公社‘交公粮’,农民一年四季本来就挣不了几个钱,这样一交,日子就更加紧巴巴了。现在国家的政策真是越来越好了,你选择创业正逢其时!”

王家明的皱着眉头道:“就是不知道我这种情况能贷多少款?”

我拿出一张单子递给他。“要不你先把申请单填好,我尽可能给你争取最大的额度。”

王家明激动道:“太好了,太感谢你了!”

我笑道:“稍等,我马上给信贷部打个电话。”

说完,我拨通了信贷部的电话,详细了解了相关贷款政策。挂完电话,我告诉他:“家明哥,他们说你的情况最多可以贷五万,你觉得怎么样?”

“五万?”王家明沉吟了一会儿,似乎并未达到期望值。

我愧疚道:“家明哥,是不是太少了?可这是我能够为你争取的最大额度了,确实不好意思。”

王家明道:“恩,五万就五万,已经很不错了,谢谢你,冬雪!”

我好奇的问他:“创业启动资金大概要多少?”

王家明道:“测算了下,大概三十万,我和你慧英嫂子东拼西凑撺出来十万,现在还差得远。”

虽然很想帮他,可我给文娟上了户口,又还了助学贷款,哪有什么存款。王家明看出了我的为难,起身道:“冬雪妹子,需要什么资料你告诉我,我明天来办手续,我现在就先回去了。”

我挽留他道:“快到饭点了,在我们食堂吃了饭再回去吧。”

他冲我笑了笑,露出一口整齐的大白牙。“不了,家里还有事,改天你来我家吃饭,我让你嫂子给你做好吃的。”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芳姨,或许她能帮上忙。下班后,我赶去了卫生院,把王家明的创业的事情告诉了她。

我感叹道:“家明哥还真是有种不服输的劲。这些年,他可没少折腾,从最开始的发展生姜种植到后来的大棚蔬菜试验。虽然这些项目没让他发大财,但已让他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成了远近出名的“土专家”,很多人都邀请他当技术顾问哩。这也是我最佩服家明哥的地方。他原本就是应该是一个大学生,可惜被现实活生生的拉回了农村,一个人遇到这么多挫折,还能坚持下去,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

芳姨道:“我知道,他这些年一直很不容易,以他的能力,窝在农村确实可惜了。要是去外面,他怕是早就闯出了一片天地了。”

我说道:“其实要说呢,外面的发展肯定好得多,要不怎么朱家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可他没有随大流,反而选择留在农村,我到觉得他是对朱家湾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芳姨好奇道:“什么感情?”

我笑道:“明知故问,肯定是舍不得你呗!”

芳姨假装生气道:“好啊,死女子,敢笑我,看我不收拾你!”

......

王家明的创业,或许是农村从刀耕文明到产业化时代的背景下,新型农民的必然选择。这些年,我们村里的撂荒地越来越多。农民世世代代都是守着土地过日子,老一辈人为了土地争得头破血流,如今时代不一样了,不仅不收农业税了,还要给农民种粮直补,可就算这样,也没几个年轻人愿意窝在农村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