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七章 弹驳(上)(1 / 2)红楼之庶子贾环首页

顺天府,天子脚下皇城。

皇宫正门几队守卫,兵甲精良,威严庄重,围着皇宫里里外外,来回巡视。

皇城就是这样的,数以万计的太监宫女,兢兢业业地服侍着宫里面的贵人三千大汉将军轮值皇宫守卫,每日取一千,三天一换。

大汉将军这个称呼,是取自前明的皇宫守卫,既隶属于锦衣卫,也被称为殿廷卫士,大梁三代皇帝,都不拘泥于这种小节,是以一直延续了下来。

一大早上,朝中大臣都拿着自己的牌子,在宫门处题名登记,排队进去上朝。不管是你是宰相,还是太子少傅,亦或者是皇亲国戚,都得老老实实地在宫门口登记,才能进宫。

在皇宫里百转回肠,历经长时间的步行,才能看见金銮殿。

寻常五品之上官员,日日都来上朝,每逢初一十五,天子脚下的所有官员,不论品级大皆要上朝恭听,是为都中官员的盛事。

来上朝并不代表你能见着皇帝的龙颜,从金銮殿大殿里面一路排到三十九层汉白石台阶,再到广场,按照官员地位品阶依次排出来。有没有你的事不重要,但你不来,就是嫌脖子上的脑袋碍事了。

金銮殿,龙椅宝座上坐着一个气势雄浑的龙袍男子,便是当今大梁的九五至尊,赵翰。

身后两个举着仪扇的女官,左手边躬身站着个慈眉善目的太监,头戴红顶花翎,身着仙鹤补子的蟒袍。

殿下站着的,除却当首两位初涉政事的皇子,之后依次是三公三孤,六部尚书,内阁六位大学士,六部副职官员。

再往后排,则是一众清流,都察院左都御史、右都御史,通政司通政史、左通正、右通正,五寺寺卿,翰林院学士,国子监祭酒。

最后边又有一应专司其职的小部门主官,只排到白石台阶之下,听不见里面议政。只待里面有事要咨问了,由两旁的小黄门高声传话,才可进去回话。

白石阶下躬身站着的官员,都略显疲态,他们从凌晨三点就在宫门外等候,五点宫门才开,一直站着等候里面的大臣与皇帝议政,受着上午点的烈日炙烤,着实有些吃不消。

他们却还算好的,后面广场上那些跪着的小官员才是最惨的,正处在太阳底下,身上的官服都湿透了。

赵翰此时神色不佳,面上也有几分疲倦,今日恰逢是一月两次的大朝,平日里见不着的事,今日一股脑全堆到他面前了。赵翰少不得不骂那些官员玩忽职守,早该呈上来的政事,非要等着这一天来奏,却忘记了一点,绝大多数的官员,除了大朝那一天,都没有机会靠近自己。

一直从早上五六点折腾到上午点,进谏的进谏,要钱的要钱,礼部闹腾天子连着几日夜宿一个妃子不合礼制,工部哭着喊着任务过重nn,赵翰是一刻都没休息,可听得全是些毫无意义的琐事,耳朵也听烦了,嘴巴也问干了,脑子里嗡嗡地作响。

尝试着又给身边的太监使了个眼色,那大太监清了清嗓子,声音尖锐。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赵翰满怀期待地挪了挪龙椅上的屁股,却被殿里一声启奏声生生按在了龙椅上。

这已经是黄鹤第三次喊话了,三次都有人出来启奏。

“又有何事?”

一个佝偻着身子的老臣从人群里挤了出来,颤颤巍巍地在殿中跪下。

“陛下,老臣有本奏。”

堂下跪着的,隶属于内阁,其名李思文,今年已经六十余岁年纪,可谓是老臣。内阁一应大学士,皆是嘉胜皇帝还为皇子之时,治国韬略上的老师。只因如今嘉胜皇帝已经有了太子,所以不再尊为三孤,只是仍做内阁大学士称呼,李思文虽然并不是大学士,但也是赵翰面前的老人了。

嘉胜虽然厌恶这李思文不自持身份,堂堂内阁中人,却学着那些言官,净掺手些与他无关的事,太不尊重。但到底还是给这个老臣几分面子。

“李老先起来说话,有什么事慢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