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0章 子书先生(1 / 2)混迹在五岳大陆首页

清晨、宴湖内城,议事大殿冬月四日,星期一。

雪下了一夜,虽然不大,却足够装饰大地,好一片银装素裹美景。

从宴湖堡北芸台之上,可以看到许多人如同蚂蚁一般的赶来,今日本就是一周一次的周会的日子,路上积雪已经被扫开,方便城衙的官吏们的到来。

为了分摊工作压力,宴湖城一周时间里原则上只开一个周会,大大小小的官吏这一天都要来,已经报请的条文,还没有得到回复的,今天可以再议一议,未来要报请的条文今天可以先提一提。平常在城衙里讨论的议题。

宴徐氏也早早起来,正在梳妆台那里点眉,周会属于男人的世界,她是不掺和的,宴谵临走的时候,宴徐氏只是嘱咐宴谵,批一批孔羲。

等宴谵到了芸守大殿,得知孔羲告病,暗骂一句:病死得了。

每天,胡从安都会将城衙的新举措上报,许多事情,无需宴谵在周会上拍板,领导的工作主要在于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范围,比如冬季县试的提前这个政务,督主宴谵只需要协调教司、驿馆、驿站和马政司还有宣寓所的工作范围即可。

教司要负责考官的组织和场地的安排,是最重要的。

驿馆要负责准备足够的伙食、住宿,也需要跟一些客栈、茶庵,租调一些客房。

驿站要尽量给路途的学子提供方便。

马政司需要准备考试的马匹、

宣寓所,要负责通知各地乡学教司,宣讲此次考试的政策,也要发文给宴湖百姓,告之县试时间,这样百姓也不会惶恐,甚至提醒大家保持卫生、注意形象,留意帮助有困难的学子。

要做一件大事,各个部门不推诿,群策群力才能做好,但今日宴谵不愿意浪费时间,唯一的麻烦就是孔羲撂挑子,其实他不参与最好,但县试需要一个领头的人,选谁好呢?

司衙的人是靠不住了,可也不能跳过司衙直接任命。

这个时候晏丰收站了出来,给出了一个人选:子书蘅。

子书蘅:关中大儒子书雍的儿子,子书雍则是栖霞老祖的关门弟子。

子书一家本就是关中家族,子书雍年幼之时,前去江南栖霞学宫求学,娶妻生子,三十岁回到关中,开创了关中新学流派,被称之为子书老先生。

十余年前关中大乱,饿殍千里,实在没谁再有心思读书了。

子书雍老先生也有七十岁了,见自己一辈子的心血毁于一旦,病倒了,有学医的老哥们建议去气候湿润的地方调理调理,老人家于是准备去江南,一来调理,二来避祸,年前带着族人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离开了关中。

乱世迁徙很难,绝不

是买张船票那么简单,走到兖州的时候,子书老先生病情加重,一家子人滞留兖州,就住在关新老先生家。

子书雍的小儿媳原是江南大族之女,与宴徐氏认识,宴徐氏得知子书老先生到了兖州,盛情邀请子书一族定居育林学院,而此时关中迎来了新主人,沙亭人。

还是游牧部落的沙亭人进驻长安,本不会在意文教之事,天鉴犹怜,沙亭人中有个池仇这样的“先贤”,池仇很想恢复关中的学宫。

从关新老爷子的密信中得知关中最负盛名的大儒就在宴湖,前前后后请求他回来的书信写了一打有余,奈何当时豫西打仗,子书老先生是想回也回不了,想继续南下江南又舍不得,最终,病死在育林书院。

临终之际,留下遗言:教育不等人,守孝在心中。

子书老先生离开之后,族人们一商议,大部分人包括他的大儿子子书蓬、三儿子子书蒲都想回到关中,毕竟那里才是他们的家乡,于是子书蓬先行回到关中探路,池仇当时甚为感动,积极向亭皇引荐。

子书蓬感受池仇的诚意,在长安安顿下来,修书给族人,其他人也陆陆续续的迁回关中,虽然他们的学识不如子书老先生,但子书家族门生故吏遍关中,在他们的协助下,西亭帝国也笼络了不少关中士子、家族,被视为沙戎的大亭帝国,得以建立起了自己的新学体系,比如西亭大学、西林学院以及嵯峨女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