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0章 渔阳一战铸威名(1 / 2)超级汉朝首页

顺安8年,朝廷削藩不当,激起以齐王为首的诸王反叛,遂开启战端,大汉百余年承平被打破,天下兵戈再起。

诸王举兵叛乱,虽然爆发于顺安8年,然而根源在于先皇帝时候,朝政毁败,天下分崩动荡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6月,齐王已经攻占青州、兖州大半,引兵掠取幽州南面之地,围困蓟城,幽州刺史韩广国见朝廷不能来救,城中粮草军械不继,难以守城,遂被破投降齐王,齐王便占据了幽州蓟城,传令各地归降,又引兵来攻战幽州北方诸郡县。

汉朝在辽东设置汉四郡,用辽东本地豪强公孙氏为四郡郡守,统治辽东。时辽东带方郡郡守公孙霸,字定远,其人勇猛狡黠,桀骜不驯,暗怀枭雄之志,见汉朝日渐衰败,欲效仿当年辽东公孙度、公孙渊父子等割据辽东称王,于是整顿四郡兵马,挑选辽东勇士,联合东胡诸部,欲要趁乱割据辽东。

朝廷见齐王攻陷幽州蓟城,大为震惊,一面诏令冀州、并州整兵相拒,一面诏命辽东带方郡太守公孙霸,发兵从辽东相救幽州。

辽东公孙氏虽为汉人,但时代居于辽东,与东夷相近,汉朝以藩属视之,今番不得已而用之,朝廷大臣多有反对,言公孙氏不可信任,但朱糟、张莽却道:“此时如不用公孙霸,若齐王得了幽州,再下中原,长安将难以相抗。”于是公孙霸得以受朝廷诏命,又公然招收扩充兵马,尽然达六万余众。

赵王自邯郸起兵,两月之间,攻克冀州常山、中山国,得兵六万余人,赵王命大将张双率兵两万北攻幽州渔阳,自率主力四万余人进攻冀州钜鹿,王扶则从魏郡、清河国、安平国等郡国抽调兵马,合计两万余人,开至钜鹿抵抗赵军。冀州军据城而守,赵军一时不能克。

赵将张双,武艺一流,善能统军,提军二万人,已经攻下幽州涿郡,进至渔阳境上,时幽州各郡几乎都陷落于齐王之之手,唯有辽东与渔阳、上谷二郡尚在官军手中,赵王派人令张双进兵,夺取渔阳、上谷,与齐军会合,再占辽东。

张双得令,即挥兵进攻渔阳,数日之间,连克数县,官军望风披靡,张双之军犹如入无人之境。张双所部赵军自邯郸起兵北上,一路势如破竹,军中便养成虚骄之势,张双领万余精兵开至渔阳城下,先不攻打,列兵围城。传令城中三日之内献城投降,否贼,破城之后,即老幼不留。

渔阳太守司徒臣只有三千兵,五百余骑,大半皆为弱旅,手下也只有司徒超与纵横二员将领,见赵军势大,便退守城中。

赵军围了一日,枪刀森严,渔阳城内震怖,郡中官员都劝司徒臣弃守渔阳,先撤往上谷。司徒臣担心恐难敌赵军,欲要率军民夜半弃城,司徒超与纵横观赵军阵势,见其有虚骄之象,司徒超问纵横道:“敌军如此之势,王校尉敢战乎?”

纵横道:

“以末将观之,敌军虽精,然有虚骄之气,若趁其大意,突出骑兵击之,可挫其气势。末将虽然不才,但将军有令,即便出城相战。有何不敢?”

司徒超大喜,便向司徒臣奏道:“赵军远来,兵锋三日之后便会减弱,待第三日时,太守可出其不意而击之,定能取胜。如今日弃城,渔阳为赵军所得,恐再难夺回。”

司徒臣犹豫不决,郡中官员都道:“虽然如此,但赵军万余精兵,渔阳只有三千弱旅,以一敌三,恐怕难有胜算。”

司徒超道:“诸公不知兵法。今我虽然兵少,但却有勇将在此。副将王腾有万人敌之勇,可当赵军一万精兵。今我等设下计策,太守明日且先对赵军说准备投降,待赵军三日后懈怠之时,突出奇兵而击之,定可挫敌之锋锐!”

司徒臣闻言大喜,便对司徒超道:“若你和王腾联手,设下此谋,倒也可以一试!”于是命令再坚守渔阳,待第三日时候出兵击赵军。

次日黄昏,司徒臣便诈言说准备投降,却又说今日天晚不便,待明早再准备献城。赵军虽然有所怀疑,但却不放在心上,张双心中寻思道:“渔阳早晚是吾囊中之物,司徒臣即便使诈,吾也不惧,且看他明日是真投降否?”

第三日,司徒臣又在城上对赵军言:“请赵军退军数里,容献城投降。”张双却只命赵军只稍稍后退半里,对城上道:“即可献城,休要使诈!”

司徒臣道:“将军且稍待,容吾稍许就开城出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