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3章 叶静能取悦二圣(1 / 2)开元帝师首页

李哲怏怏不乐地回到紫宸殿,叶静能法师后脚就跟了进来。

“陛下,您中计了!这分明是一场有预谋的球赛!云鹿多好的一个姑娘,您舍得就此作罢吗?叶天师如果不愿献女入宫,就是对您的不忠不敬啊!”

一挥宽袖,李哲疲惫地往龙榻上一倒。

“不是舍得不舍得的问题,朕惧怕皇后不答应,也担心御史们又出来弹劾你们,什么妄引鬼神邪说,魅惑主上。云鹿美则美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此事就此作罢吧!”

叶静能法师紧追不舍。

“此事不能作罢!李隆基分明是故意从中作梗,阻拦叶天师献女入宫。那家伙实在是诡计多端,留在身边,早晚也是祸害!”

李哲皱眉道:“朕已经签发了让他出为潞州别驾的敕旨。”

叶静能法师睁着幽深而邪佞的眼睛,眸底闪过一丝杀气。

“陛下不要忘记景龙池的谶语,天元应龙虽然腾空而去,但相王府三位名字中带 ‘隆’字的郡王,不可不防。希望您早日除掉他们!”

“若将他们都杀了,天下人会说朕没有容人之量。让他们全部下放为官,离开长安,走得远远的就够了!”

“陛下不要以为,将李隆基他们赶出长安,就可以高枕无忧!在臣看来,此举,正是放龙入海,纵虎归山!”

李哲一直铭记着,贬黜房陵的时候,弟弟李旦幽禁于深宫,两人常常鸿雁往来,畅谈彼此的苦闷。

栖身江湖的日子里,只言片语都如同拱璧一样珍贵。

正是李旦的谆谆激励,才让他在艰苦的岁月里,依然有云过一朵,饮酒一瓢的潇洒快意。

他在母亲面前数日不食,执意将天下逊让于他,又亲手扶他登上大唐帝位。这份昆弟深情,李哲永远也忘不了。

神龙之变后,李旦的确声望日隆,追随者众多。

但骨肉至亲,血浓于水,他不忍心将锋利的刀子,架到胞弟的脖子上。

“相王性格温和,允恭克让,朕不相信他心存异谋。不然,当初为何要逊位于朕呢?将他的皇子调离长安,已经等同于斩断了他的左膀右臂。”

李哲什么都听信于他,唯独这件事,我行我素。

叶静能法师跌足叹息,悻悻地辞去了。

出了紫宸殿,知厚茫然望着师父的背影,悄声道: “师弟,你说,师父和师兄的关系原来是那么亲密,现在,非要走到冰火不容的地步吗?”

无虞道:“知厚,你太愚钝了,怎能看得懂师父下的一步大棋!”

“什么大棋?”

“师兄受命太上,来扰乱大唐帝业。师父肯定要劝陛下早日除去他,除去相王这支龙脉。以后,大唐的帝位,就永远在陛下这支龙脉中代代相传了!”

“师父想要立从龙之功,我能理解,可是,和云鹿师妹又有什么关系呢?”

无虞一指戳到了知厚的额头。

“说你笨,还真是笨!不把师兄逼急了,师父怎会有借口除掉他呢?”

知厚憨憨地摸了一下发疼的额头,眼神中还是一副不解的神色。

叶静能法师转过身来。

“十月,左屯卫大将军张仁愿大破突厥,陛下决定,将于上元节解除宵禁,放夜三天,举行上元灯会。师父要随二圣出宫赏灯,你们早点为我准备一身衣裳。”

“是!”两位弟子回道。

景龙二年,正月十四日,长安开坊放夜,各处街坊都已开灯燃市了。

李哲率领皇后韦晚香、上官婉儿、安乐公主,宰相宗楚客、韦巨源,以及国子监祭酒叶静能、太常卿郑愔、右补阙赵延禧等人,一起出宫赏灯。

众人头戴兽面,男穿便服,女扮男装,有说有笑,踏歌而行。

皇城外的春明门大街前,矗立起高约二十丈的灯楼,五万多盏彩灯组成的火树、火龙,一路绵亘,把长安城点缀得流光溢彩,亮如白昼。

沿途见到几架摩天灯轮,张灯结彩,旋转不停,令人目眩神迷。

长安县和万年县安排了角抵、打蔟、迎紫姑、祭蚕神、耍百戏等活动。

各道观、寺院门口,张罗了各式各样的彩灯和火炬。一些祆教、景教等礼拜寺院,也入乡随俗,挂出了许多特色花灯。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骑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赵延禧一边欣赏,一边唱起了苏味道的《正月十五日夜诗》。

韦巨源走在赵延禧前面。

回头道:“老臣与苏味道同朝为相数载,深知他阿谀圆滑,处事模棱两可,时有 ‘苏模棱’之称。神龙时,作此诗亲附张氏兄弟,被陛下贬为眉州刺史,卒于任上。如此喜庆的日子,赵补阙还是换一支曲子吧。”

郑愔附和道:“是啊,赵补阙,这首诗,吟咏的是东都洛阳的上元之夜,不应长安的上元夜!”

“苏味道和李峤,二人号称苏李,俱以文翰盛名。”韦晚香今夜心情不错,为赵延禧打起了圆场,“撇开人品不论,苏味道的诗风倒是清正挺秀,绮而不艳,既有魏晋风流,又有巍巍大唐的气象。”

上官婉儿笑道:“皇后的评价十分中肯,苏味道擅长律诗,熟识台阁故事,对当下律诗的定型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李哲连连赞同,道:“对,对,皇后和昭容说的极是。韦巨源,你和皇后同是东眷韦氏宗亲,一家人怎说起两家话了?”

韦巨源额头直冒冷汗,自知说错话了,赶紧低头行礼,道:“顺天翊圣皇后慧眼识珠,善于发现声辞之美,老臣自叹不如!”

其他人纷纷改口,称赞起韦晚香来。

一路香车宝辇充塞街陌,月色灯光相辉笼罩长安。

安乐公主看见路边一个卖小食的摊子。食案上立着一口大镬,架着数层蒸笼,热气腾腾,阵阵香味扑鼻而来。

干冷难耐的街头,这一缕人间烟火,特别撩人胃口。

安乐公主感觉有点饿了,跑过去掀起蒸盖一看,都是些膏糜、面茧、油炊之类的小吃。

又掀起食案上的盖布,惊喜地大叫起来:“阿爷,阿娘,这里有丝笼,还是热乎乎的!”

二圣闻声而至,各抓了一只丝笼,顾不得九五尊颜,大吃起来。

“好吃,真是好吃!离开房陵九年,天天吃宫里的山珍海味,最想念的还是这些乡野美味!不曾想,在这里遇上了!”李哲狼吞虎咽地吃着。

一口气吃了三只丝笼,连沾在指尖的油脂,都舔得一干二净。

安乐公主一边吃,一边对众臣说道:“小时候,在房陵缺衣少食,当地也没什么好吃的,唯独这个丝笼,是阿爷的最爱,百吃不厌。回到京师后,再也吃不到了!”

众人引颈观看。

所谓丝笼,就是将面饼中间加入油酥擀平,两面烤熟,再对半切开,打开中间一层,夹上羊肉、大葱等多种材料炒制的馅料。

看起来,和长安的羊肉笼饼差不多,但吃起来口感完全不同。

和面时,面粉中添加了房陵特产的香糯多汁的小香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