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秘密使命(2 / 2)澜沧南流首页

他们没有停留,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如同从未出现过一般。而这场干净利落的战斗以及巷道青石板上留下的血迹,经过清晨一场暴雨的洗刷,成为了昆明城夜色中一段不为人知的传奇。

另一组推着麻袋的壮汉,终于在历经重重险阻后,抵达了那座隐藏在群山之中的古老寺庙。

寺庙内,络腮胡他们早已等候多时,他们迅速而默契地将麻袋藏匿于寺庙的密道之中,确保万无一失。

当最后一个麻袋被安置妥当,众人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不过,领头人络腮胡,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他知道自己的使命才刚刚开始。

络腮胡接下来的任务,要想办法把这批货完好无损地运送到上寮(老挝北部)的崇山峻岭中,他的神情一下子又变得严峻无比。

从昆明出发,要经过蜿蜒曲折的茶马古道,经过玉溪、进入被誉为“瘴疬之地”的思普(今云南PE市)和车里(今云南景洪市)地界,最后才抵达莽莽原始密林覆盖的上寮。

期间从北向南要翻越磨盘山、哀牢山、无量山,横跨元江、阿墨江、把边江和澜沧江(湄公河),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络腮胡的目光透过寺庙斑驳的屋檐,看向漆黑遥远的南方。远方除了沉沉的暗色,事实上他什么也看不到,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一下子充斥着络腮胡的心扉,令他有着排解不开的迷惘和沮丧。

迷茫中,络腮胡还是想起了远在思普翠屏驿站的他的把兄弟,那个年纪不大却有勇有谋的马锅头白正兴。

……

云南西南部的思普翠屏驿站。

这座隐匿于云贵高原褶皱深处的古老驿站,此刻正被夕阳的余晖温柔地拥抱着,难掩其往昔的喧嚣与辉煌。

一条青石板路贯穿翠屏驿站的南北两端。走近青石板路,只见青苔斑驳,记录着无数马蹄踏过的岁月痕迹。昔日,这里曾是围绕普洱古府发散出去的五条茶马古道中的一条——旱季茶马古道经过的古老驿站。

所谓旱季茶马古道,顾名思义,就是这条商道要经过很多的高山深谷,沿途江河纵横,雨季里多遇山洪,江水暴涨,人马无法通行。只能选择旱季雨水收敛,江河水流枯少,才适合马帮趟水而过。

在过去的时光里,翠屏驿站也曾是个繁华之地,人口最多时曾达三百多户,一千多人。曾经辉煌一时的翠屏驿站,就在这几百米的街道上,拥有五十多家马店及十几家人店(过路行人的落脚之地),每一家马店均可容纳一百二十匹马歇脚。

旱季茶马古道由北向南横贯翠屏驿站,穿过中国境内的思茅、车里,一路延伸到老挝、越南、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马帮的铃声与商旅的欢声笑语交织成一首首生动的边陲乐章。

然而,时代的风云变幻,如同山间的云雾,瞬息万变。当下,正值中国内战的风暴席卷全国,解放的曙光已然初现,却也让这条古老的商道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加之法国殖民主义的铁蹄在老挝的土地上肆意践踏,旱季茶马古道的贸易线被无情挤压,马帮的足迹日渐稀疏,昔日车水马龙的翠屏驿站,如今只剩下一片荒凉与寂静。

霞光如金丝般穿透古榕的枝叶,轻轻洒落在一位身着哈尼族土布装,正在喂骡马的男子的肩头。这位便是25岁的白家马店的当家人白正兴,他身姿挺拔,一头乌黑浓密的短发,面容轮廓分明,鼻梁高挺,给人以沉稳又不失俊朗之感。

白正兴是翠屏驿站白家马店的第四代掌柜,他的祖父是红河边上的阿卡人(哈尼族),父母双双早逝,因家境贫寒,少年时期的白家老祖不得不跟随迤萨马帮到“烟瘴之地”思普及车里一带讨生活,成年后慢慢有了积攒,在翠屏驿站置地盖房,还娶了一户杂货店掌柜的女儿为妻,就有了现在的白家马店。

看着面前圈养着的一众壮骡马,想着日渐衰落的境况,白正兴眉头紧锁,重重地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