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后汉书》:范爷的半头砖(1 / 2)古书奇谭首页

后汉书的作者范晔,这名字很霸气。我总是联想到“范爷”,当然此范爷不是范冰冰。但是晔和爷谐音,而且是正宗爷们儿,再而且,他的字叫“蔚宗”,宗者,祖也祖者,爷也。所以他叫“范爷”逻辑严丝合缝,更有说服力。最关键的是范晔身上确实有爷的范儿。

后汉书是范爷的代表作,这部史书是东汉断代史,但其成书时间却是在三国志之后。因为这位范爷是三国两晋之后的南朝刘宋时的人,跟为三国志做注的裴松之是同时代人。作为一部东汉的史书为什么会出在三国之后呢?

其实,大家有所不知,在范爷后汉书之前,已问世的有关东汉历史的著作并非是零,而是已有十部,这十部东汉的史书都是在三国志之前的。主要的有东汉刘珍等奉命官修的东观汉记、三国时吴国人谢承的后汉书、晋司马彪的续汉书、华峤的后汉书、谢沈的后汉书、袁山松的后汉书,还有薛莹的后汉记,张莹的后汉南记、张璠的后汉记、袁宏的后汉记。其中东观汉记是班固、贾奎、蔡邕、卢植等众多东汉名家接力完成的重量级作品,是东汉人写东汉史,史学价值价值巨大,因此能和史记汉书并称为“前三史”。

范爷遂以东观汉记为基本史料依据,以华峤的后汉书为主要蓝本,吸取其他各家书的长处,“删繁补缺,整齐故事,超越众家,后来居上”。也就是说他是隔代著史,而且隔了好几代。而三国志是当代著史。所以到了唐代,范爷版后汉书取代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逆袭成功,盛行于世。这说明范版后汉书还是先于陈寿的三国志而晋级的,因为当时只有“前三史”。这样看来,陈寿很尴尬,他的三国志似乎是为凑数而列入“前四史”的。好比打麻将三缺一,就把他的三国志拉进来了。当然东观汉记也很尴尬,那么多名家干不过范爷一个人!由此看来范爷的后汉书功力是极为深厚的。

范版后汉书成书后,史学界如横空飞来一块板砖,砸倒一片东汉史学专家。人家抛砖是为了引玉,范爷拍砖却是为了砸专家。于是乎,惨遭拍砖的诸家后汉书,除袁宏后汉纪外,都纷纷作鸟兽散,在古书界销声匿迹。这是史学界“良币驱逐劣币”的又一胜利。范版后汉书遂成为现在研究东汉历史的最基本的依据。看来,所谓“立德、立功、立言”是“三不朽”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至少对于“立言”而言,也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质量不过硬,也未必立得住。即便暂时立得住,也未必立得久。

说范版后汉书是“板砖”是有根据的,不仅因为他的作品很硬,还因为范爷的小名儿就叫“砖”。

据宋史范晔传载,范晔出生时,其“母如厕产之,额为砖所伤,故以砖为小字。”看来范大妈这人也挺有趣。后来范爷被过继给他的伯父范弘之,袭封了武兴县五等侯,成了范侯爷。范爷此人,少好学,博涉经史……年十七,州辟主簿,不就”,他很有才学也很“任性”,并不是东晋的一块砖,天南海北任朝廷搬。时间到了南朝刘宋时代,范晔才开始出来做官。他当过宋武帝相国掾、彭城王刘义康府冠军参军转右军参军,后来外放为荆州别驾从事史,不久被召为秘书丞。宋文帝元嘉五年428年,他的父亲范泰去世,他就“去官守制”,守了三年孝。后来又出来担任征南大将军檀道济的司马,领新蔡太守,迁为司徒从事中郎,不久,又升迁为吏部尚书郎相当于中央组织部部长。可谓官运亨通。然而最后他却谋反。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我们常说家学渊源。很多人不懂什么是家学渊源,仔细看看范晔你就懂了。

范晔出生在一个著名的士族家庭。老老爷爷,即高祖范晷为西晋雍州刺史,加左将军。老爷爷,即曾祖范汪入仕东晋,官至晋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进爵武兴县侯。祖父范宁先后出任临淮太守、豫章太守。父范泰仕晋为中书侍郎,桓玄执政时被废黜,徙居丹徒。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刘裕于京口起兵灭桓玄,控制东晋政府实权后。范泰重新被启用,出任国子博士、南郡太守、御史中丞等职。他为东阳太守时,因开仓供粮和发兵千人,助刘裕打败卢循有功,被加官为振武将军。从此,范泰受到刘裕的信任,屡被升迁,先后担任侍中、尚书常侍兼司空等职。宋代晋后,他又被拜为金紫光录大夫散骑常侍,宋少帝时又加位特进。总之,加官进爵成了范家的家常便饭。光这些官职我们都眼花缭乱了。

范晔的家庭有着正宗的家学传统。从他老爷爷范汪到他爹地,人人都出过书。我们可以列个表,就一目了然了。

曾祖父范汪尚书大事二十卷,范氏家传一卷,祭典三卷,于医学棋艺的著作范东阳方一百零五卷,棋九品序录一卷

祖父范宁古文尚书舜典一卷,尚书注十卷,礼杂问十卷,文集十六卷,尤以春秋榖梁传集解十二卷“其义精审,为世所重”。

父亲范泰古今善言二十四卷及文集

受到家庭的影响,范晔从小好学,再加上天资聪慧,因此尚未成年,便以博涉经史,善写文章而负盛名。看到没有,没有数代的文化积累,很难在某一方面产生大师级的人物和作品。某种程度上说,范爷的前几代祖祖辈辈的著述都是在为范爷这部后汉书搭建“抛砖机”。

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开始潜心修史,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

注意!范爷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那就是说,范爷拍的这块板砖只是块半头砖!

为什么会“未及完成”呢?说来话有点长,也有点令人费解。

元嘉九年432年冬,彭城王刘义康宋武帝刘裕第四子母亲去世。葬前的晚上,百官吊唁,范晔与司徒、左西属王等人深夜宿在义康府范广渊当时范晔的弟弟范广渊是义康府祭酒处,纵酒夜半,无所顾忌,醉意朦胧中又听挽歌为乐这重口味,也没谁了。不作死就不会死,彭城王刘义康听说这事儿怒了,于是范爷被贬官出京为宣城今安徽宣州市太守。

宣城太守可是个有名的官职。大家都记得唐朝白居易红线毯里的那几句诗:“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那位宣城太守因此一炮而黑。但范爷这位宣城太守在宣城著后汉书就很少有人知道了。贬官期间,范爷深感郁闷不得志,宣城太守就是他仕途的终点,短期内上调无望。在苦闷和绝望中,便删节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当他完成了本纪、列传的写作,同时又和谢俨共同完成礼乐志、舆服志、五行志、天文志、州郡志等五志的时候,有人告发他参与了刘义康的篡位阴谋,因此下狱而死。谢俨怕受牵连,毁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后汉书只有纪传部分流传了下来。这位叫谢俨的朋友俨然是个人渣!现在的后汉书作者一栏范爷后边跟着的经常是司马彪,哪有姓谢的什么事儿?

说到这里,足可以解释范爷的板砖为什么是块半头砖了。但是又有很多问题来了。著书便著书,又谋的什么反呢?是真的吗?而且是跟着刘义康谋反。刘义康不是贬他的那位彭城王吗?

原来范爷一生狂狷不羁,不拘小节,一直以名门之后自居。仕宦不甘人后,声名也不甘人后,“意志颇不满于朝廷”,晚年终于发作到了,不顾一切滴加入了彭城王谋反阵营。之所以出现这戏剧般的变化大概是范爷也不计较被刘义康贬黜那事儿,或许他也觉得自己做得确实过分,纯属活该吧。

谋反便谋反,没想到中间又出了岔子。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十一月,同党徐湛之上表首告,供出了所有谋反同党及往来檄书信札,谋反失败。不久,范晔等被处死,连坐从诛的还有其弟广渊、其子范蔼等。这下鸡飞蛋打了。